2025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353亿美元。
如今,智能门锁、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音箱、智能健身镜、智能龙头、智能窗帘,甚至还有可监测睡眠质量的智能枕头……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产品进入寻常家庭。
有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353亿美元,届时将有超过2千万家庭将使用智能照明产品,超过1500万家庭将使用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产品。可见,智能家居正行走在行业的风口上,引领未来理想的生活方式。
然而,尽管智能家居凭借实力“圈粉”,但不同国家、地域、家庭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人们对智能家居设备的使用痛点也不尽相同,需要以产业的力量来破解。
目前,智能家居市场已经涵盖了智能灯具、智能门锁、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音响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生态系统。同时,也需要一个更加完整的产业链,从上游的软硬件厂商,中游互联网、家电、终端及通信厂商,到下游的后装、前装服务商,总体构成了爆发的潜质。
目前,智能家居在产品稳定性与使用体验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在互联互通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比方说最近热议的“买了5台家电后被迫下了4个APP”的话题。
APP堆砌如山,智能家居并不智能,问题出在哪儿?标准不一是一大症结。智能家居市场上存在众多的通信协议和标准,如Wi-Fi、蓝牙、Zigbee、Z-Wave、Matter等,导致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
同时,智能家居市场上的产品种类繁多,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互操作性标准,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智能设备之间往往无法实现互联互通。这导致用户需要购买同一品牌或兼容性强的设备,才能构建起相对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
为了破解以上实际痛点,由相关主管部门出面或牵头、大企业参与,共同打造一个智能家居操作系统,吸纳尽可能多的品牌产品在系统内运行,同时做好对用户隐私权限的监管,可以为未来构建智能家居物联网创造条件。
日前工信部已批准发布了《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跨平台接入认证技术要求》。该标准将指导智能家居应用终端、控制类终端、App、云平台等相关产品的互联互通软件的开发,为不同智能家居设备接入统一的生态平台提供了可行性方案,有助于打破当前智能家居APP“各自为战”的格局,成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