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方面表示,目前该公司的多模态大模型已经在其 AI 开放平台上上线,其AI 的开放平台已经在 100 多个行业的智能化的产业升级中获得了应用,并支持了 15,000 多家用户。
8月19日,海康威视发布最新财报,2023年上半年其实现营业总收入 375.71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0.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 53.38 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7.31%。
上半年,海康威视主业产品及服务收入为286.34亿元,占比高达76.21%,较上年同期的78.82%下滑2.49%;其创新业务整体收入81.88亿元,同比增长16.85%,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21.8%,创新业务良好发展,成为助力其发展的强劲引擎。
其中,从该公司各创新业务营收表现来看,机器人业务为22.78亿元、智能家居业务为21.83亿元、热成像业务为14.75亿元、汽车电子业务为10.01亿元、存储业务为7.93亿元,其他创新业务(包括旗下海康消防、海康睿影、海康慧影等相应业务的产品与服务)为 4.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11.39%、8.43%、21.57%、8.85%和23.86%。
资料显示,海康威视创新业务指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汽车技术、海康微影、海康存储、海康慧影、海康消防及海康安检等业务以及相应产品。萤石网络作为海康威视旗下首家成功分拆上市的子公 司,已于2022年12月28日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海康机器人分拆上市申请已获得深交所受理(计划募资总额为60.0亿元),创新业务子公司分拆上市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从毛利率表现来看,上半年,受整体营收增速较上年同期增长0.84%,同时营业成本下滑2.78%的影响,海康威视整体毛利率为45.18%,同比增长2.04%。其中,主业产品及服务、主业建造工程、创新业务毛利率为47.07%、24.38%、40.48%,分别同比增长2.46%、-22.37%、0.23%。海康威视表示,公司2022 年整体毛利率为 42.29%,在经济弱势的情况下,其尽力争取营收增长,部分低毛利的业务机会拉低了整体毛利。2023 年公司更注重有效益的增长,第 一季度毛利回归到 45.17%,一方面是部分业务质量向好,另一方面是公司加大降本力度。
在近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上,海康威视方面表示,目前该公司的多模态大模型已经在其 AI 开放平台上上线,其AI 的开放平台已经在 100 多个行业的智能化的产业升级中获得了应用,并支持了 15,000 多家用户。
现在从大模型的发展趋势来说,现在大模型的研发在全世界是呈现一个百花齐放的态 势,并且展示出很强的能力。该公司认为,在面向垂直领域应用的时候,结合高质量的领域数据 及领域知识所训练的行业大模型,其性能及实施成本都会具有优势。其举例称,彭博社 利用其在金融领域多年的积累,构建了 500 亿参数的 BloombergGPT,该模型在金融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该公司还认为,在 AI 领域过去有大量的技术开源,这种 开源工作大幅度加速了行业的进步,降低了技术的门槛,提升了技术的下限。但是另外 一方面,其认为这个领域的应用,达到 SOTA(State of the Art)的性能模型往往是需 要一些专业的数据和领域知识的积累的。SAM 模型在发布之初该公司就关注到,并且也进行 了系统性的评测,公司的结果显示相对于其专业领域的应用来说,它的性能跟其的专业模型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海康威视方面指出,公司在 2021年提到未来三年是其机遇期,但是其对2022年的环境变化判断不足。 从公司角度来说,竞争环境是在改善的,比如美国的打压。其次,公司的能力是在提升的,业务的选择、技术的方向也是比较清晰的,其从可见光到毫米波、到远红外、到 X 光、到声波,这些技术都在逐步落地,包括去年该公司EBG 业务不俗表现也与这些技术的落地有很大关系。 第三,公司本身也到了一个转折期,其内部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在提 升,处于上升的趋势。该公司表示,这几年可能还会有一些的困难,但是其在感知的能力,在 MEMS 技术、在信号处理、 设备类别的丰富程度,包括在 AI 上的能力、营销的能力以及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都在提升。
此前,另一本土安防巨头大华股份上半年业绩也表现抢眼。据财报显示,上半年,大华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 146.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88%, 实现营业利润 22.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7.32%,实现利润总额 2,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7.4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