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议院的共和党议员赖利・穆尔(Riley Moore)正在推动国会立法,希望全面禁止中国公民获得美国留学签证。
尽管穆尔的法案目前还只是设想,但美国此前已经实际推出过限制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入境的行政命令。在2020年5月,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就发布了一项名为《禁止部分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入境》的行政命令,即所谓 “10043 号行政令” 。根据其规定,签证官在签证审核中可以以学生学者就读专业或研究方向特殊,出身的国内学校 “敏感”,或是受留学生基金委员会资助等为理由,拒绝发放赴美的学生和访学签证。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8日,遭美方无端滋扰盘查遣返的中国公民近300人,其中持有合法有效材料的留学生超过70人。2023年11月以来,仅在华盛顿杜勒斯机场就发生了10起中国留学人员入境时受滋扰、盘查并被注销签证遣返事件
对美国的此类行为,中方也早已表达过不满。时任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长期以来,美方出于政治目的,对持合法有效证件和签证的中国赴美留学生滥施打压迫害,动辄盘查、关押、逼供、诱导甚至遣返…… 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选择性、歧视性、政治性执法。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近年来,随着中美关系在诸多领域面临挑战,科技竞争与地缘政治博弈不断加剧,美国部分政客频繁将中国视为 “威胁”,试图通过一系列限制措施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在教育领域,除了收紧签证审批外,对于中国留学生所能选择的专业也有限制,高精尖的技术学科,中国留学生往往没有机会接触。而一旦穆尔提出的全面禁止中国公民获得美国学生签证的提案通过并实施,不仅中国留学生的学业规划将被彻底打乱,中美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文化沟通也将遭受重创,同时美国教育产业也会因失去大量优秀生源及相关经济收益而受到冲击,美国教育在全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也会受损。
目前,该提案正处于审议阶段,其最终命运仍充满不确定性,需在众议院和参议院均获得通过,并由总统签署。在此过程中,预计将面临来自各方的激烈辩论和反对声音。无论结果如何,这一事件都再次凸显了中美关系在教育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教育交流是否应被政治因素过度干预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