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日前传出重要消息,其正在与亚洲公司就出售2024年同意收购的数据中心制造工厂展开谈判,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
其次,运营数据中心工厂可能会使AMD与下游品牌客户,如戴尔、惠普等产生竞争关系,剥离制造业务有助于避免这种冲突,维护良好的客户合作关系。最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英伟达和英特尔等竞争对手给AMD带来了巨大压力,出售工厂获取资金用于研发投入,有助于提升AMD产品的竞争力。
对于潜在买家而言,收购AMD的数据中心制造工厂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一方面,随着 AI 投资热潮的兴起,服务器设备作为AI热潮的核心,市场需求旺盛,收购这些工厂可以快速获得服务器制造设施,提升在人工智能和基于云的服务器的产能,抢占市场先机。另一方面,部分工厂位于美国新泽西州和得克萨斯州,对于受到特朗普政府关税威胁的台系服务器代工厂来说,这些工厂的地理位置极具吸引力,可帮助它们避开关税,降低生产成本,也符合美国政府促进制造厂迁回美国的政策导向。
但谈判也可能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价格与估值分歧
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之前估计这一制造部门售价可能会在15亿至30亿美元,而AMD 对相关资产的估值在30亿至40亿美元之间。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双方在价格上难以达成一致,需要进行艰难的协商和妥协。同时,潜在买家还需要对工厂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尽职调查,包括债务情况、潜在负债等,都可能会引发双方对价格的重新谈判。
技术与知识产权问题
在出售过程中,需要明确哪些技术可以随工厂一并转移,哪些需要额外授权或存在使用限制,这可能涉及复杂的法律和商业谈判。而且,数据中心制造工厂的运营依赖于专业的技术人才。在谈判过程中,潜在买家可能担心关键技术人才在交易完成后流失,影响工厂的正常运营和技术传承,而AMD也需要考虑如何在交易后保障自身技术团队的稳定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客户与供应链关系
ZT Systems在被AMD收购前有自己的客户群体,AMD出售工厂后,需要协调好客户资源的交接问题。此外,工厂的运营离不开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交易过程中,供应链合作伙伴可能会对交易持观望态度,担心合作关系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原材料供应、零部件配套等环节出现不稳定因素,影响工厂的正常生产。
目前,AMD、仁宝、英业达、和硕及纬创均对此次收购相关消息表示不予置评。未来,若交易达成,新买家将如何整合这些资产,AMD又将如何凭借资金和战略调整在AI领域发力,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