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企业纷纷抢购半导体,导致集成电路进口量显著增长。这种购买热潮的背后,是对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担忧,以及对美国政府可能实施更严格贸易限制、限制中国获取高端芯片的预期。
拜登政府在2025年1月13日公布了限制AI芯片出口的新法规。这些规定被称为“AI扩散出口控制框架”,目的在于保持美国在AI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同时限制中国获取相关技术,并促进美国与盟友的合作。
这些规定不仅限于中国,还对约120个国家设定了出口配额,但豁免了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和荷兰在内的18个美国亲密盟友。这些新规定是即将卸任政府为期四年的一系列举措之一,目的在于阻止中国获取和发展高端芯片,巩固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
当然,这些规定将在120天后生效。这样的延迟可能会使中国有机会在限制措施全面实施之前储备关键芯片。同时,也给特朗普政府留出了时间来评估新规定,并决定对中国的政策走向。
美国科技企业对新规定表示担忧,认为这些规定的实施过于匆忙。半导体产业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Neuffer也表达了相同的担忧,他指出:“新规定可能会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竞争力产生意料之外且持久的影响。”
英伟达政府事务副总裁Ned Finkle在博客中提到:“这种全方位的过度干预,实际上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美国半导体、计算机、系统以及软件的设计和营销施加了官僚控制。”
他认为,拜登政府的新规可能会“侵蚀美国来之不易的技术优势”,因为这样做是在试图“操控市场结果并抑制竞争,而竞争正是创新的源泉。”
此外,中国商务部批评了这些新规定,认为它们是“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和出口控制权的又一例证”。该机构还指出这些规定“明显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并承诺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利益。